新闻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绿色引领生活
关于马铃薯出苗不齐问题应速奇应用的回复
来源: | 作者:旻乔实业技术部 | 发布时间: 2018-06-06 | 2164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关于马铃薯出苗不齐问题应速奇应用的回复



  马铃薯苗期管理是马铃薯田间管理的关键阶段,是奠定丰产基础的关键时期。马铃薯苗期管理的重点是在保证全苗的基础上,促进根系发育、培育壮苗,达到苗齐、苗壮。马铃薯出苗不齐的原因总结如下:


1、不切块播种。

  不切块催芽,只在播种时切块,由于萌芽不一致及在田间时间长,感染土中杂菌及被地下害虫危害机会多,结果出苗不一致。

  防止方法为切块催芽。

2、薯块大小不一。

  特别是挖芽眼及顶端优势的,由于发芽、出苗势、营养状况不一致,致使出苗不齐。

防止方法为切块薯要在25克左右,并将大小薯及催芽不一致的分开播种。

3、地下害虫危害。

  对地下害虫防治不力或不防治,造成地下害虫咬断薯芽或吃掉薯肉而感染土中杂菌,致使出苗不齐。

  杀虫剂在播种时撒于播种沟内,减少缺窝,促进马铃薯苗齐苗壮。

4、种薯带病、虫害。

      如黑颈病、环腐病、晚疫病等,使种薯不能出苗而烂在土中或长出病、弱苗。

      防止方法为从无病区引种,选无病留种田留种,杜绝带病种薯入田。切块前将种薯晒2天,切块时严格刀具消毒,切块后药剂浸种处理。在购种、切块、催芽及播种过程中,剔除病、烂、畸形及萌芽过早或不萌芽及萌芽较弱的种薯。

5、浸种药害。

  用赤霉素及杀菌剂浸种时,浓度过大、时间过长均易产生药害,影响出苗整齐。

  防止方法为药剂浸种要严格浓度及时间,不能随意加大使用浓度、延长时间,药剂浸种的,切块要稍大些,芽眠尽可能留于切块中间,浸种过程中要翻动1-2次。

6、肥害。

  肥料与种块太近,特别是包心肥、种肥遇到墒情不足时,就更易产生药害。

  防止方法是,包心肥要施于垄底或两小行中间稍深些,种肥施于种块之间,用量要小些。

7、除草剂药害。

  播种后覆膜前,喷施除草剂浓度过大或不均匀。

  防止方法是,按要求的浓度、剂量使用,不漏喷、重喷,喷施要均匀、周到。

8、播种时墒情差。

  播种与覆土深浅不一致。播种时墒情差,靠天等雨或干旱到一定程度再浇水的,出苗均不齐。

  防止方法为,墒情不足的,要造墒播种,播种与覆土,深浅要一致。

9、薄膜在出苗前期破损。

  致使土壤温湿度差异,造成出苗不齐。

防止方法为,发现薄膜破损时,及时用湿润细土覆严。


10、应速奇可有效的促进农药、肥料在土壤中的分布。

  A、 农药分布更广。杀虫剂杀菌剂与害虫和病菌接触面增加,杀灭效果更好,土壤中的病虫害残留更少。

  B、 肥料高浓度会烧苗及抑制吸收,应速奇有效的让肥料溶于水中,在土壤中进行有效扩散。高浓度得到稀释,低浓度区域获得分布。让养分与作物的根系分布成一致,肥料利用率提高,根系吸收更充分。

  C、墒情。在马铃薯幼苗期,生长势弱,水分的管理是关键,水分少时作物生长会停滞,水分过多会导致根系呼吸困难,严重时导致怄根、烂根等现象。应速奇的渗透、扩散、保持的产品特性可有效维持土壤墒情。浇灌时,破除土壤的斥水性,让水分更快的速度进入土壤,避免地表存水;水分进入土壤后,应速奇的扩散和保持功能,让水少区域水分得到保持,水分高区域得到渗透和扩散。持续有效的维持土壤的合理墒情。

  D、应速奇有效改善土壤板结状况。提高土壤的疏松程度,让水、肥、气在土壤中有效流通。让根系有更好的生长环境,避免怄根及扎根困难等现象的发生。

  E、以上产品的功效及管理措施基于大陆的种植水平和施肥方式,基于应速奇试验的结果分析而来。不同种植方法、施肥方式、应速奇的用量等而有所差异。